10亿欧元买下欧洲百年品牌,美的在“买买买”中赢得全球市场?

人看过

2025-05-19

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全球化进程逐步加速,从早期代工出口转向品牌并购、本土化运营的高阶竞争。美的、海尔、格力三大巨头成为出海主力军:2024年财报显示,三家海外营收合计超3400

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全球化进程逐步加速,从早期代工出口转向品牌并购、本土化运营的高阶竞争。

美的、海尔、格力三大巨头成为出海主力军:2024年财报显示,三家海外营收合计超3400亿元,其中美的以1690亿元领跑,海尔海外收入占比突破50%,格力增速达13.25%。而美的更以全年营收4091亿元、净利385亿元的成绩,稳居家电行业之首。
图片

数据背后,是美的通过“资本+技术+品牌”组合拳,构建的独特全球化模式——以并购换时间,以整合换空间。近期其10亿欧元收购欧洲百年厨电巨头Teka、与全球智能室内气候解决方案领导者喜德瑞集团签署多项战略协议的案例,被外界解读为这一战略的又一次落地。


收购Teka,美的攻占欧洲高端市场的关键一子

4月30日,美的集团在西班牙马德里宣布正式完成对欧洲厨电巨头Teka集团的收购交易(不含俄罗斯子公司),交易金额达10亿欧元。这是美的继库卡机器人、意大利Clivet空调后,又一次对欧洲老牌企业的战略性并购,也是其全球化布局中落下的又一关键棋子。
图片

欧洲厨电市场素以高品牌壁垒著称,本土品牌占据绝对主导,甚至日韩企业亦难渗透。而成立于1924年的Teka集团,凭借旗下Teka(大众市场)、Küppersbusch(高端定制)和Intra(工程渠道)三大品牌,在西班牙嵌入式厨电市场占有率超30%,近两年更斩获34项国际设计大奖。

对美的而言,收购Teka相当于直接获取“欧洲血统”——既能规避本土消费者的品牌认知障碍,又能快速切入高端市场。

从渠道、技术等维度,Teka的全球化资源与美的可形多维互补。

渠道网络方面,Teka在120个国家拥有成熟销售网络,其10个生产基地覆盖欧洲、亚洲和美洲,尤其墨西哥工厂可联动美的国内供应链,利用北美自贸协定(USMCA)将出口美国产品的关税从25%降至5%。

从技术反哺角度,Teka在嵌入式烤箱、不锈钢水槽等领域拥有127项专利,其核心的ökotherm烤箱油脂分解技术将补足美的高端厨电技术短板。

此次收购亦暗含美的对全球贸易环境的应对:一方面,Teka的“欧洲身份”可帮助美的规避欧盟碳关税(CBAM)和反倾销调查;另一方面, Teka在拉美市场的根基(如墨西哥、智利市占率领先)为美的提供地缘政治风险对冲。

对此,业内人士评价:美的此举是用资本换时间的典型。通过并购百年品牌直接获取高端市场入场券。
但挑战同样明显:Teka的“贵族基因”与美的效率导向的文化如何融合?其高端品牌Küppersbusch(单价为美的同类3倍)能否在美的体系内保持溢价能力?这些问题将考验美的的全球化整合智慧。

从顺德小厂到跨国巨头,美的全球化之路
 

1968年,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在广东顺德创立了美的的前身——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这家最初生产塑料瓶盖的小作坊,在1980年代转型进入家电领域,1985年正式进军空调行业。在随后的三十年里,美的通过内生增长和国内并购,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白色家电产品线。

2004年是美的并购战略的起点。这一年,美的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华凌集团,开启“以并购促发展”的扩张模式。

此后,美的相继收购小天鹅(2008年)、荣事达(2013年)等国内知名家电品牌,逐步确立了其在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一阶段的并购主要聚焦国内市场,目标是通过规模扩张和渠道整合提升市场份额。

美的的全球化征程始于2016年,这一年被视为其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

彼时,美的以两项重大跨国并购吹响进军全球市场的号角:先是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获得5000余项专利技术和40年品牌使用权;随后又将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收入囊中,成功打入欧洲暖通市场。

这两笔交易不仅为美的带来急需的技术和品牌资源,其发展模式也开始从内生增长转向并购扩张。

此后,美的的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

2017年,美的以292亿元天价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一举跻身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第一梯队;2021年,收购泰国日立压缩机工厂,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2024年,接连拿下瑞士Arbonia气候部门和欧洲供暖巨头喜德瑞的中国业务,进一步巩固在暖通市场的领先地位。
图片

这一系列并购呈现出清晰的战略逻辑:通过获取核心技术弥补短板,借助成熟品牌打开高端市场,利用全球产能优化供应链。

通过“买买买”的持续并购,美的构建起覆盖全球的产业版图。截至2024年,美的在海外拥有23个生产基地和22个研发中心,海外营收达1690亿元,占总收入的42%。
图片

这种并购+整合的发展模式带来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吸收东芝、库卡、Teka等企业的技术优势,美的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科技的转型;另一方面,借助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美的成功打入了欧美高端市场。

当然,全球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美的也面临着文化整合、品牌定位、地缘风险等多重挑战。
以库卡并购为例,初期就曾因中德管理文化差异导致效率下降。对此,美的逐渐摸索出一套柔性整合策略——保留被收购企业的管理团队和品牌独立性,通过供应链协同和技术共享实现价值提升。在Teka的整合中,美的就承诺不裁员、保留德国研发中心,展现出更加成熟的全球化运营能力。
正如美的在年报中所说:“坚定全球突破,勇敢推开世界的门,去所有我们知道的地方生长,去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寻找远方。”美的正在通过其独特的全球化模式,走向世界。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复杂国际环境下,中国家电企业的出海战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美的收购Teka的案例表明,通过战略并购获取本土化运营能力,正成为应对贸易壁垒、实现品牌高端化的有效路径。

当"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这种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为导向的全球化模式,不仅改写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轨迹,也为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新范式。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商业环境中,持续深耕本土化运营、构建全球产业生态,或将是中国家电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增长的关键所在。

关键字:
下一篇
无家电不AI 行业再陷技术革新与营销噱头之争

无家电不AI 行业再陷技术革新与营销

热门品牌